正月十五元宵节,按照习俗,要赏花灯、猜灯谜,国防科大定制版灯谜,看看你能猜中几个?
“平时休戚与共,战时才能生死相依!”,这是就地过年期间学校各级队干部的真实写照。随着上级一声号召,所有科大学员放下行装,就地过年。学员队干部作为学员的直接管理者, 快步走上“前沿阵地”。他们舍“小家”...
最喜欢过年,是因为那浓浓的年味儿。小时候,年味儿是从头到脚的新衣裳,是鞭炮炸响后那盛开的烟花,是亲友长辈的糖果和压岁钱,是对外面世界的新奇和长大的盼望;长大后,年味儿是紧攥手中的归乡车票,是走亲访友的...
铿锵的步伐,挺拔的英姿,坚定的眼神,一大早,军事基础教育学院学员四大队迎来了一场“新征程动员”升旗仪式。学员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向着国旗敬礼,用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未来的学习训练生活。
万家团圆时,将士未下鞍。春节,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是团聚,是陪伴;而对科大基层官兵和工作者而言,则是坚守,是责任。他们坚守一线战位,舍小家,为大家,用忠诚和奉献守护万家灯火。
2月12日,农历辛丑年大年初一,科大“新年攻略”之新春游园会率先“登场”,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打开各地校区“牛”气十足的精彩活动。
为丰富春节期间在校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学校为大家精选一批优秀影片,于2月9日-17日在一号院俱乐部和三号院学术交流中心放映。大片云集,“就地过年”将在光影中更精彩!
临近年关,国防科大学员的朋友圈里,父母的“爱心包裹”、孩子的“暖心年货”正晒得火热。
今年,受疫情影响,科大全体人员就地过年。春节怎么过?这份超详攻略助你过好春节!
2月4日、5日是北方、南方小年,第一次在校过年,虽然思乡情切,科大人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为了让全校师生安心过好年,感受科大有温度的关怀,学校竭尽所能,为全校师生提供贴心暖心的服务,努力让身在异乡的你也能感受“家”的温暖,年的味道。
一则“就地过年”的通知将同学们留在了校园之中,部分同学面对突然而至的“就地过年”情绪产生波动。为了给情绪找到释放“出口”,来看看都有哪些小妙招。
在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有这样一个教研室,它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蓝孔雀之家”。从教研室主任到一线教员,清一色全是文职人员。让我们将镜头拉近,看看国际关系学院如何提供舞台、赋予机会,让这些“蓝孔雀”...
从最异想天开也最朴素的飞天梦想,到嫦娥五号携壤而归,九天揽月终成现实。中国航天在取得一个个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之后,已经“火出了圈”,走入大众视野。助力航空事业发展,追逐空天制胜事业,来看看国防科大是如...
“南门出现两名身份不名人员,意欲闯入营区。现命令你部无人机快速支援,为应急分队指挥员提供现场情报,并全程录像取证。”一场特情演习在国防科技大学三号院上演。 无人机分队立即出动,并利用喊话功能警告并驱逐...
你了解我们每日流连往返、沉静思索、奋笔疾书的图书馆吗?你想看看大家都在读哪些书吗?你想认识藏匿在图书馆里的学霸吗?跑馆达人、借阅达人是你或者是你熟悉的人吗?来来来,我们梳理一下2020年图书馆大数据,...
“嗖嗖”,随着发令员一声令下多枚火箭挣脱大地呼啸而起,直指苍穹,成功实现级间分离,空中点火与一二级伞降回收。
提起队干部,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哪些形容词呢?严肃?认真? 而在朋友圈中,他们的“身份”却有了不一样的定义。下面请跟随学员们的视角,带你走进你所“熟悉”的队干部。
又是博士硕士毕业时,又是一年离别季。翻开那几万字的毕业论文,最后几页纸的致谢如同月光。它像一首隽永的小诗,用三言两语道尽漫长的求学时光;它又像一次郑重的道别,给研究生时光画上句点,最后再用力地向每一...
2020年以来,全校各级聚焦“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坚持思想打头、理论先行,坚持聚焦中心、向战为战,坚持紧跟时代、守正创新,突出奋斗强军主基调,持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