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杨柱是国防科大培养的首位航天员,也是我国首位非飞行员出身的职业航天员。这次出征,他还将作为我国首位航天飞行工程师,执行空间站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并在太空开展相关技术试验。朱杨柱迈出...
近日,全国妇联公布2023年全国最美家庭评选结果,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王海教授家庭光荣获选。王海和唐正夫妻携手走过19年,家庭和睦、爱岗敬业、孝老爱亲、热心助人,在各自领域取得优异成绩。
“各位青年才俊……”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大家就知道是黄建华教授来上课了。他是数学系的老教授,身材不高,为人幽默,常称呼我们为“青年才俊”,所以我们背地里也称呼他为“老年才俊”。
“我们要担得起奋进一流的责任!”这是叶邦武常说的话。得益于军政基础教育学院“驻队育人”活动的成功实施,一批优秀教员走出教研室,迈进学员队的营门,投入火热基层。“驻队育人”活动是学院进一步巩固学员军政基...
在村子里生活的年头不算短,可是有个地方,始终充满“神秘”让我敬畏,那就是老家村里的党史陈列馆。今年回乡,特地让父亲带我去参观了一下,感触颇深。
“谱写出新时代的英雄赞歌!”当我慷慨激昂地说完讲稿的最后一句,台下瞬时掌声雷动,我庄重地向观众敬了一个军礼,阔步走下了舞台,听着还未停止的掌声,我偷偷地抹了一把泪,过往的一切,仿佛重现在眼前。
“不要觉得‘跨界’很难,更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在2022年国防科技大学硕博宣讲百人团成立大会上,刘坤佳这样鼓励新团员们。这位飒爽英姿的女博士,不仅是教研室里公认的科研能手、校电视台的主持人,还在2...
她是我国长征二号F载人火箭的现任总设计师。她是航天科技集团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她就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
2月27日,是陈赓大将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他是“黄埔三杰”之一也是常胜将军 他是开国大将,更是哈军工的创办者。今天,我们修复了一组老照片的颜色,缅怀这位为民族为国家立下了不朽功勋的陈赓老院长;他的事...
烈日下的体能考核保障,让我头晕目眩。趁着队与队衔接的间隙,身旁的教员抽空拿出手机回着考生家长的电话:“如果想要报考我们学校的话,现在就可以开始准备了啊!”想着又是一个对军校充满向往的小伙伴,竟感觉与当...
“时光的河入海流,最后我们分头走,没有哪个港口是永远的停留。”每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总能唤醒那段激情燃烧的基层岁月。那三年,我从一个懵懂的地方青年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解放军战士,那三年,有这样一个人,伴我...
记得在大一的一堂课上,教员巧妙地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科大三号院的地形非常有特点,当你踏进校门,走的都是上坡路;当你走出校门后便能顺顺当当、一马平川。”话里讲的是地形的起伏,也是人生的历程。
闻令而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逆行而上;爱心点亮希望之光,一个个暖心故事把爱流淌在科大校园里,用温暖传递温暖,用力量汇聚力量,众志成城,共盼春来。
激光技术专家,我国高能激光技术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赵伊君,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赵伊君,1930年11月出生于北京市。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上完《习近平强军思想专题研究》的研究生课程后,有位学员给我发来消息:“您课上所讲的,大多是建立在朴素的情感之上,让我印象很深,感谢您选择做一名军校教员站在讲台上,选择用这样朴素的方式去影响更多的人。”
手写的讲义,手写的板书,没有电脑、更没有PPT课件。挑起一根粉笔,一转身空白的黑板上出现了仿佛印刷体一般的三个公式和一幅示意图。一整套动作行云流水,利落干脆。在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大气海洋科学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了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发展蓝图。这个目标是每名官兵的目标,这个要求是对所有官兵的要求。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突破难关、勇攀高峰,为如期实现建...
2016年夏天,我与导师陈老师初识。那时,我因为申请硕博连读,在毕设导师带领下前去拜访,想请他做我的博士生导师。由于时间久远,初次见面的许多细节我都记不清了,唯有一点清晰,导师当时留着宛如入伍新兵的寸...
傍晚的风,轻轻拂过脸颊。秋分已过,湘江边上,风仍是热乎乎的。给本科生学员上完课,副教授施江勇收拾东西提上包,又一次走到国防科技大学3号院区的操场。9年前,2013年11月5日。就是在这片操场,一脸青涩...
青春应该是多彩的,但如果偏要为我的青春定义一种颜色的话,那一定是绿色,这是迷彩的颜色,是军营的颜色,也是奋斗的底色。在融入这抹绿色过程中,一张纸、一盏灯和一群人的故事在我的青春里留下了深刻印记,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