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两人可以互相挥手致意。”近日,神舟十二号两位出舱航天员与地球同框的太空打卡照“火了”。有人说,这是宇宙最强合影,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里面。那么问题来了,高清“太空大片”怎么传回地球?
近日,新冠肺炎病毒的德尔塔变异株牵动着众人的心。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传统卫生疾病监测系统能力有限,如何综合应用大数据技术,“智慧”监测疫情动态并防止其传播,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
7月20日,由国防科大参与研制的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在国家高速列车创新中心高速磁浮试制中心正式下线,这标志着我国高速磁浮交通技术攻关取得重大成功。
近期,国防科技大学副研究员杨镖与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研究团队合作,首次直接观测到一维能带系统中的非阿贝尔拓扑荷,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在最新一期《自然》[Nature, 594,195–200 (2...
2021年5月,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国防科技大学组装“天河”超级计算机科研人员的家属,被邀请来一睹“天河”的真容。近期,央视《军事科技》播出了《天河征途》下集。
“哇,这外面太漂亮了!” 7月4日,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 刘伯明出舱后感叹的这句话一字不落传递到地球上,声音流畅自然、自带摄像机图像清晰流畅,这其中离不开国防科大电子科...
国防科大研制的“天河”E级计算机关键技术验证系统,在2021年7月1日最新发布的国际Graph500排名中,获得SSSP Graph500(单源最短路径)榜单世界第一、BIG Data Green G...
2021年7月1日,举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国防科大参与研制的中国首列商用2.0版短定子磁浮列车在长沙磁浮快线成功完成全部测试,正式进入载客运营阶段。
“这些赛题中,很多都是部队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前不久,在国防科大落幕的首届军校装备保障材料创新大赛上,一批旨在服务备战打仗的课题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作为赛事发起方和主办方,空天科学学院进行了长达...
想近距离接触高科技装备?想一睹“大国重器”的风采?想切身体验充满战味的前沿科技?在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脉冲功率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里,一场科技展正如火如荼。快来加入科大的队伍,让你在科技盛宴中大...
“10天就解决了问题,国防科大真是帮了大忙!”放下某部队的感谢电话,ATR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文老师深感欣慰。这一年,该实验室科研人员争当钻战研战“急先锋”,驰骋在一线作战部队,响应部队急需,开展实地调研...
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一把毫毛就能变出千万猴孙的“分身术”,是它能多次逢凶化吉的有力武器,如今,神话传说中的“魔法”化作科研人员的灵感,为新质战斗力提升助上一臂之力。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某系...
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2021年4月29日上午11时许,中国空间站首舱“天和核心舱”顺利发射。 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太空环境感知与应用团队助力天和入九天。
近日,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参与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示踪与预警系统(TWS)”项目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 评为2021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之一。
深冬密林,一场联合演练悄然打响。 山间飘着鹅毛大雪,一辆满是泥泞的无人车淌过融雪的水坑,在崎岖的雪地山路上如履平地。在这次演练中“惊艳亮相”的,是一辆外形怪诞的水陆两栖“变形金刚”。
“未来的某一天,你拉开衣柜门,里面塞满了智能衣物——能读出人体心跳、体温、呼吸频率的衬衫,能自动播放音乐的外套,能在胸前显示文字和图像的T恤……出门前,不必到处翻找手机,拉起衣袖,晃一下手臂,可穿戴手...
西北戈壁,初春的暖阳缓升慢爬,扬沙伴着疾风起舞,为湛蓝的天空,蒙上一层金黄色的“薄纱”。 在这里,空军一场规模空前的大练兵演练正酣,战机轰鸣,杀机四伏,练兵目的十分明确:验证由国防科大科学家团队主导设...
“太难了,做不了。”某工业部门轻描淡写撂下这句话,扬长而去。 产品指标高、工期要求短、需求数量少,从各个方面看,这都不是个“美差”,项目一开始,老搭档就撂了挑子。但无奈于列装的迫切性,作为项目总负责的...
绿色丛林,边境高地,唐波与团队紧盯荧屏。“发现疑似敌机信号!”眼前光点游移,数据跳动,“跟踪,截获!”所有人凝神屏息,只有眼波闪动。战场瞬息万变,再微小的信号都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