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竞赛、大创……怎么预习?从哪入手?如何巩固?如何快速升级,提高段位?让科大学霸们的“上分”宝具助你登顶“最强王者”!
“钱学森创新拓展班”本科学员,“骨灰级”专业第一,曾斩获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一等奖、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暨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一等奖、湖南省大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等十余项国内外竞赛奖项。
我喜欢在学完一个模块的知识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脑中零散的知识点“排兵布阵”,经充分理解后凝练成一篇笔记“综述”。这并非边学边写“流水账”,而是将知识放进“回忆录”。通过梳理篇章知识,能够自检对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并发现新的问题,为下一步学习指明方向。
地方本科学生,连续三年成绩及综合评定专业第一。荣获国家奖学金3次、CASC奖学金、学校一等奖学金、“学习标兵”、“优秀学员”等。竞赛获奖国际级2项、国家级3项、省级3项。
我比较擅长英语,四级613分,六级652分,都是一次通过,还利用课余时间考取了翻译专业资格三级笔译证书。
词汇量是学习英语绕不过的“拦路虎”,通过多年与单词的“鏖战”,我总结了一套比较有效的方法——“A4纸单词法”。
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在A4纸的页眉记录复习日期(间隔1天、3天、一周等)。背生词时,将其抄在纸上,大声朗读英文发音和对应的中文意思,同时参考词组和例句进一步掌握该单词的用法,必要时进行同义词和反义词的联想。其次,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单词中英文的自我测试。对于多次记忆还不深刻的单词,按照记忆程度的深浅,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记,有空就拿出来看一看重点标注的单词,直到完全掌握。持之以恒,你的词汇量定会有很大突破。
专业第一,曾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创新建模大赛一等奖、“蓝桥杯”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省级一等奖。
我在学习方面属于“慢热型”选手,听教员讲新课时,很多知识点不能第一时间吃透。但我不会陷入焦虑,而是把学习当做“煮汤”,通过预习课件、随堂笔记、课间询问,课后体系化抓学;利用网课+教材+课件多方位推进,一把一把添柴,逐渐将学习之火烧旺。
研究生期间共10门课程获A级评分。论文被录用CCFC类会议一篇,EI会议两篇,两获人民奖学金,参与天河超级计算机工程。
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我会根据课程PPT内容,提前将新课“打标签”,分为“前沿课”和“经典课”。若PPT中引用较多近年顶会论文,则将其归为前沿课。这类课程,教员通常会在课前布置读论文的任务,如果不认真完成,那在课堂上无异于“听天书”;经典课指“PPT=Σ教材标题”的课程,一般是本专业的“超级无敌基础课”,本科阶段或多或少都学过、考过,一般只需要温习下遗忘的部分或没弄懂的地方。
硕博连读研究生学员,在软件工程领域高水平期刊EMSE(CCF-B,JCR-1)发表论文1篇,曾获银河奖学金、强军奖学金等荣誉。
学习就像跑步,保持合适的配速才能事半功倍。从两方面入手,一要清楚自身当前阶段的“配速上限”,包括集中精力一次能学多久、一天最多学多久,并据此找到合适的“节拍”,才能长期坚持,而不至于“间歇性”踌躇满志,不可持续性竭泽而渔;二是时刻掌握当前“配速”,当前精神状态如何,学什么效率最高,合理安排精力,并通过运动与休闲来避免焦躁与疲倦。只有如此,方能以最高的效率跑完全程。
别再蹉跎时光,快快带上学霸们的“上分”法宝拼搏奋进、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