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大
历史上的今天,“银河-I”计算机横空出世!
发布日期:2019-12-06 来源: 国防科大微信公众号 访问量:

1983年12月6日,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的中国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银河-I”计算机在长沙通过国家鉴定,填补了国内巨型计算机研制的空白。

1-1.jpg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骄傲、自豪,同样深切缅怀那些为研制“银河-I”计算机默默奉献的老一辈科大人。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台“争气机”背后的故事吧。

三十多万条金色线路像发丝一样密布,二百五十多万个焊点,全都是手工焊接……这台已经有36年历史的“古董”,就是“银河-I”巨型机,中国第一台超级计算机,人们都叫它“争气机”。

2.jpg

 慈云桂

上世纪70年代,由于没有自己的巨型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常常被人卡脖子。“银河”巨型机项目总指挥慈云桂带队调研时,石油部门某勘探所所长指着立在大厅中央的机器说,这是美国高价卖给我们的一台落后设备,还有一大堆附加条件。一是为机器修建一间专门的机房,二是使用维修人员必须由美国公司派遣,三是中方人员严禁入内,计算数据只能交由美方人员处理。

在旧中国,外国人设立租界,高悬“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警示牌,但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了,中国土地上竟然还有禁止中国人入内的地方。慈云桂热血涌到头顶,心中仿佛刀扎一般,在第二次巨型机研制论证会上,他掷地有声地说:今年我刚好六十岁,就是豁出我这条老命,也一定要把咱们自己的巨型机搞出来!”

3.png

 1984年我校研制银河亿次巨型机时使用的计算机 

然而,巨型机的研制谈何容易,要求高、起点低、条件差,国家工艺水平极端落后。但我们的科研人员迎难而上,打响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任务重,他们向休息时间要效益。为了赶任务,六年时间没有节假日、星期天,吃在工厂、睡在机房。软件系统研制最紧张的时刻,他们租下了韶山滴水洞,所有人员封闭两个月足不出洞甚至足不出屋。

工艺差,他们向精密管理要质量。数以万计的信号线相互缠绕,就像从未梳理的头发,科研人员把脑袋伸进机柜一根一根地查,250多万个焊点全靠手工焊接,竟无一虚焊。

结构复杂,他们向严格把关要保证。负责系统设计的同志没日没夜干了15个月,绘制了5000多张密如蛛网的逻辑图,哪怕有一个部件复核不合格,都要立刻返工。

4.jpg

1979年我校研制银河亿次巨型机时用过的显微镜


5.jpg

研制银河系列巨型机使用的工具 

1983年 12 月 22日,这是一个载入史册的历史时刻,“银河-I”研制成功了,这标志着继美、日之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设计和制造亿次巨型机的国家,实现了我国巨型机“零”的突破!

然而,那英年早逝的一位位科研战士,永远将他们的生命,定格在向计算机高峰冲刺的伟大征途上。37 岁的樊葆华倒在了讨论攻关的现场,35 岁的俞午龙牺牲在出差路途中,41 岁的王育民倒下时手中还紧紧攥着一支万能表测试笔…….银河人把生命化作“燃料”,用身躯铺设“台阶”,推动着巨型机研制不断向前发展,支撑着战友们继续向上攀登。慈云桂教授在参加张树生送别会时,含着泪水说:“同志们,将来等我去见马克思,在九泉之下,把咱们这些同志集合起来,都可以再组建一个地下银河队伍了啊。”

6.jpg

 

正是这种在披荆斩棘、攻坚克难中形成的‘银河’精神,书写出了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的辉煌。“银河”巨型机的研制,让我们深深懂得,中国高技术研究走得多远,中国人就能把头昂得多高!

现如今,在国防科技大学的天河楼机房里,天河二号长达数十米的庞大身躯上,无数明暗闪烁的指示灯,代表着我国气象、医学、水利等各领域的重要数据,正以每秒亿亿次的速度运行,它们犹如天上银河星辰一般璀璨美丽,照耀着中国科技强国的事业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