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大
那段自力更生的难忘岁月
发布日期:2022-05-27 来源:国防科大微信公众号 作者: 任秀英 访问量:

1970年,我们听从党中央的命令搬迁至长沙一所不足“哈军工”六分之一面积的工农兵学院。不管一家几口人,也无论职位高低,每户一间房。可就是这么挤也住不下,计算机系还有200多人住在马坡岭那所荒废的农业机械化学院,条件很差。我们时常在校本部(工农兵学院)面对北边那一片荒地,站在一处大约20米深的深沟旁,望着这难以逾越的鸿沟,有种惆怅的感觉。      

每当有人数多一点的集合,我们就得到北院那片荒地上去。大队的人马一个挨一个,像一条川流不息的小溪,从东门出来穿过德雅村,又汇进一个小道,顺着只容一人身的沟边向上爬,再进个豁叉门到达北院。每次走进那个小门,我都不由自主地想起“哈军工”那个雄伟气派的大门。      

后来有了一座吊桥,但负载小,也不能走很多人,我们在上面颤颤悠悠像荡秋千一样。      

那时学校资金紧张,但我们太需要有座沟通的桥梁了。这时,“哈军工”人把那股不怕吃苦受累的干劲拿出来,决心修两座跨线桥。这支义务劳动建桥大队里,有搬迁随军调来的桥梁高级工程师,有施工人员,有监工……学校领导,全校干部、教员、职工,轮番参加劳动。      

到工地后一般分两组,第一组几乎全是男壮劳力,他们跟车去拉砖,第二组稍弱一些,就清除沟边的灌木、野草。接下来还要挑土,这对我们北方人来说可是个难活。挑着那个竹编的大撮机,摇摇晃晃往上爬,土一路走一路掉,挑到上边已所剩无几。一次我挑到上边连人带筐滚了下来,大家又喊又叫:“快接住……”还好半路有两个壮汉扔下挑子,跨上几步,一人抱头,一人抱腿把我接住了。我坐起来定定神,拍拍身上的土,又重新干起来。那时,大家都争先恐后,谁也不愿落后。在“哈军工”大院时,平时各忙各的工作,有的互不相识,有的是常见面也没说过话,见面就行个客礼,点点头,笑一笑。但是到了这里,关键时刻不分男女都能拉一把拽一把,扶一下帮一下,也顾不得不好意思,都磨合得很好。      

我摔下来后,队里就调整了劳动分工。女的挖土、铲土、装土,男的挑土,也有身强力壮的女同志自告奋勇要挑土,干起来也不次于男同志。休息时,组长就给我们读报纸,还有喜欢唱歌的,不高不低地唱着郭兰英的《南泥湾》。此时,我感到我们这支队伍真的就像三五九旅的战士,开荒拓土,自力更生。第一轮劳动过后,我们手上都起了血泡,肩上磨得冒血丝,白天手疼得不能做饭,晚上浑身酸痛,不敢翻身,这小工真难当啊!第二天上工,领导看我们都蔫了,就鼓励大家:“同志们,下定决心,排除困难,坚持到底,争取胜利。”      

半个月后,大家手上磨出了老茧,肩上磨出了肉垫,一切都适应了,能吃能睡。不过这一来,吃可就成问题了。每月一人30斤粮,男的一餐能吃半斤八两,我一餐也能吃半斤,不到点就饿了。一次我看见一位离家较远的男同志带着午饭到锅炉房去加热,满满一大盒饭菜,还有一兜红薯。我开玩笑地说:“今天中午你爱人就不用吃饭了,你都替她吃了。”他也笑了。后来省里还给我们补助了一些粮食。      

两座跨线桥的桥头,一边写着“发愤图强”,一边写着“自力更生”。这桥,成为国防科大发展壮大、联通南北的标志性建筑。后来,那片大荒地上陆陆续续建起了90多栋家属宿舍楼房,建起了一流的计算机机房、一流的大操场……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计算机系在马坡岭吃住工作了5年多,自己拉水管、接电线,在这样的情况下完成了国防科委下达的科研任务——“718”工程。他们带着在苦难里干出来的辉煌成果,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居,在“校本部”和我们几个系团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