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大
激光陀螺:科技之光照亮强军之路
发布日期:2021-04-08 来源:国防科大微信公众号 整理:赵娜娜 图片:前沿交叉学科学院提供 访问量:

“高教授太厉害了,自从他来到激光教研室,好像一个分界线,我们这些跟着参加实验的人,水平一下子就提高了一步。”好友丁金星在谈起高伯龙初到实验室的贡献时,笑容满面。

1970年,学校前身哈军工迁往长沙。南迁后第二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将两张写着激光陀螺大致原理的小纸片交给学校。

1975年,高伯龙加入激光陀螺研究室。当时,由于我国在国际上遭受技术封锁,研发进展并不顺利,核心技术迟迟未能取得突破。在全国十几家单位多番尝试后都被迫放弃的情况下,高伯龙下定决心向这一难题发起冲锋。

他废寝忘食地广泛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带领团队在食堂改建的破旧狭小实验室中改制仪器;听说大理石膨胀率低,年过半百的高伯龙推着板车就去了工地,一车车大理石废料成了他“淬火”的材料。

1978年,高伯龙率领课题组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代激光陀螺实验室原理样机。这一成果解决了大量理论和技术问题, 为进一步研制、生产激光陀螺奠定了基础。

但把原理样机转变为实验室样机,是向使用化迈进的重要阶段之一,高伯龙带领团队在研制成功原理样机后,又马不停蹄地转入实验室样机的研制工作。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完成转变,其面临的创新问题如大象吃天无从下口。这一过渡阶段,需要解决镀膜及其相关的一系列技术与工艺难题,以我国当时的设备和工艺水平,要想迈过这些“沟沟坎坎”难上加难。

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底有多难。

当时手工打磨一个激光环形器上的小孔,就需要半个多月时间;一项关键技术难题,徘徊了一年多才找到解决方法;缺少激光高精度检测设备,他们就自己动手造……

最艰难的时候,他每天在实验室的工作时间超过15个小时,加班时长多达1500小时,凭着这股拼劲,高伯龙率领团队,终于攻克了镀膜这一技术难题。

从物理原理到技术路线、从原理样机到实验样机,一道道难关被攻克,一个个设备和器件被研制,高伯龙瞄准激光陀螺这一世界难题,30年终于磨一剑,40余年终于做大做强,填补了一项国家空白,为我军信息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