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大
沉痛悼念赵伊君院士
发布日期:2022-12-22 访问量:

激光技术专家,我国高能激光技术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赵伊君,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赵伊君,1930年11月出生于北京市。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国防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研究员。赵伊君主要从事原子分子物理、物理力学和高能激光技术研究。20世纪60年代初参加了我国核爆炸光辐测试分析工作,研制出最小照度到来时间测试仪等3种测试设备,并参加核试验;70年代起在从事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研究的过程中,开展了原子分子物理和物理力学的研究工作;80年代后主要从事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及强激光技术研究工作。赵伊君在国内首次提出激光脉冲引起固体热激波、产生层裂;连续激光使材料产生力学——热学联合破坏;激光烧蚀玻璃钢复合材料产生碳化,改变电磁性能等多种模型;主持并参研的强激光技术课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苏联专家为他从事国防科研引路导航

1953年赵伊君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提前一年毕业,被分配到刚成立的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编入海军工程系舰炮射击指挥仪与光学仪器教授会担任助教。这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军事工程技术最高学府,有许多苏联专家参加援建工作,负责培养青年教员、帮助建立专业。

赵伊君在北京大学的修习课程成绩记载表

1956年8月,苏联舰炮射击指挥仪设计专家雅·谢·鲍里新柯来到海军工程系,指导舰炮射击指挥仪与光学仪器教授会的业务工作,还负责辅导赵伊君。

一天,鲍里新柯布置了一道题目:“舰艇抢滩登陆时,为支援换乘及抢占滩头阵地,需在离岸一定距离处,利用舰上炮火支援。在此过程中,舰上所需光学仪器该是什么?根据这个战斗情景,搞一个设计。”

这个题目让赵伊君耳目一新。从开始读书到现在,他从来没有碰见过这样的老师、这样的考题。

赵伊君是不怕挑战的人。他一步步琢磨题目,发现要做好这个设计,必须了解战斗的作战使命是什么?当时敌我势态怎么样?势态距离有多远?时下的大气传输情况又如何?等等。只有把这些作战场景描述、设计清楚了,舰上所需光学仪器的构造、参数以及图纸才能设计出来。

赵伊君(左三)与团队成员合影

凭着刻苦钻研的韧劲和扎实的基础知识,赵伊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设计,从苏联专家口中得到了“很好”的评价。

赵伊君事后品出味来:苏联专家出这道设计题的目的,就是训练他的战场感知意识。至于他能不能完成、完成得好不好,并没有抱太大希望。

多年后,他仍感慨万分地说:“我一辈子都忘不了这道题目,我要永远感谢这位矮胖子上校专家,是他让我懂得了搞武器装备的科研设计与传统学院式的科学研究有着重大区别。武器装备是要打仗的,国防科研必须要贴近军事需求,具备真枪真刀作战的场景意识。部队的需要,战场的需要,才是你技术创新的真正驱动力。”

从此,“需求牵引+技术推进”这一国防科研的基本法则,在赵伊君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成为他从事国防科研的指路航标。

他把“囚室”变成研究室

20世纪60年代初,军事工程学院奉命参与国家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有关任务。赵伊君作为全院挑选出来的3位“大将”之一,领衔光辐射的光学测试组,负责 “核爆炸光辐射最小照度到来时间测试仪”“火球透明层高速摄影”“光冲量自记仪及标定设备”等3种测试设备的研制任务。

经过刻苦攻关,圆满完成任务。他和他的团队研制的设备于1964年、1965年参加我国第一、第二次核试验,均获得有价值的测量结果,为第一时间得出“肯定是核爆”的结论提供了重要依据,并因此立功受奖。

“文化大革命”期间,赵伊君仍然潜心科学研究。1968年,受钱学森物理力学思想的启发,他开始思考运用物理力学这一新兴学科开展火球物理研究。然而,有一天,他莫名其妙地被人从家中带走,戴上一顶“特务”的帽子,遭到隔离审查。在一个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黑暗囚室里,赵伊君与世隔绝。但他有一个信念:“我不是特务,必须要活着出去。总有一天,历史能够还原真相。”

思路一变,天地宽。他决定甩开思想包袱,在沉稳应付审讯之后,钻研自己的火球物理基础理论,过一种自我愉悦的“囚徒”生活。

囚室里没有桌子和床,地板上只有一张褥子,每天只送两个窝头和一杯水,赵伊君就盘腿坐在地板上,趴着身子用写交代材料的纸张,凭着记忆推演有关的定理和公式。

看管人员中有两个原子工程系的学员,时间久了,学员也大体知道他每天在画画写写些什么。内心佩服的同时,也会悄悄行过方便,多给他递几张稿纸。

“文革”被关押期间给看守学员讲课的手稿

7个月后,“罪名”不攻自破,赵伊君重获自由。这些“囚室”中的科研,经过他进一步的整理并修改完善,形成了他在原子分子物理领域的独特贡献。

转入强激光领域铸大国利剑

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核试验方式由大气层转入地下,赵伊君所在的光辐射测试专业前途暗淡。赵伊君和同事们讨论新的研究方向时,把目光瞄准了强激光技术。这不仅是因为激光与核爆炸光辐射都是强光,还在于强激光技术在国防科技领域日益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认准了这一目标,赵伊君在强激光技术领域一干就是几十年。

赵伊君组织进行试验

在“文化大革命”动荡的岁月中,赵伊君和同事们多方收集激光研究动态,四处购置设备做实验,并从理论入手探索激光破坏机理,在国内首次提出固体层裂破坏理论,并编制出相应的计算程序,在这一领域做出了开创性成果。

上世纪80年代初,赵伊君从国情出发,独辟蹊径,提出了我国研制某高能激光系统的新理论。经过多次验证,这一理论获得肯定。1984年,为增强国家战略威慑能力,国防科工委召开激光工作会议,确定以国防科技大学为主体抓总,赵伊君任组长。

“845任务总体组”成员在株洲实验室(左一为陆启生,左三为唐荣奇,左四为赵伊君)

从此,赵伊君成为这一研究团队的灵魂,创造了由高等院校抓总,将全国多个不同隶属关系、具备强劲实力的科研单位捆在一起,一干就是30年的奇迹。

他们经过概念研究——单元技术攻关——系统集成——大型综合试验,在新世纪来临之际获得了重要成果。赵伊君还提出了研制高技术装置的样机发展战略,对推动我国新概念尖端技术及其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赵伊君在高能激光实验室

历经多年的耕耘奋斗,赵伊君开创的激光事业进入了辉煌时期,他个人也迎来了收获季节。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赵伊君是国防科技大学科研和教学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在科学研究上他坚持顽强拼搏,勇攀高峰,为我国高能激光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做出了重大贡献。在6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治学严谨、学术民主、为人师表、因材施教,培养了一批国防科技战线重要技术骨干。赵伊君院士一生成果丰硕,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1996年获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1999年获全军第二届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2010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何梁何利基金2010年度颁奖大会获奖者合影

“苍龙日暮还兴雨,老树春深更著花。”年逾八旬的赵伊君不知老之将至,仍不懈地忙碌着、思索着,宛如一匹永远不知疲倦的老马,在国防科技的广阔天地奋蹄驰骋,永远向前。

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生信条,“一个国防科技工作者,就像一名奥林匹克运动员,他的使命只有一种,那就是:瞄准前沿,拼搏,再拼搏;冲刺,再冲刺;超越,再超越!”

沉痛悼念赵伊君院士赵老,一路走好!


来源 | 本文由国防科技大学军政基础教育学院教授,《赵伊君传》作者之一,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赵伊君小组)成员赵可提供。部分内容转自中国科学家(Chinese_Scientists)、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