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非洲中青年军官走进国防科技大学:科技与友谊的交融之旅
发布日期:2025-05-12 作者: 陈思 李明富 图片:段智中 冉卓 何书远 崔英达 王理 杨锦康 访问量:

湘江之滨,阳光明媚。近日,由非洲40多个国家的近百名中青年军官组成的代表团到访国防科技大学。校长黎湘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国防部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副主任张保群、学校政委陈国强出席代表团招待会。

从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互动交流,到训练场上的阵阵喝彩,再到校史长廊中的文明对话,这一场军事+科技+文化的友谊之旅正持续升温,让我们跟随镜头,一起去看看!

科技范儿

聆听专题讲座 触摸“大国重器”

访问首日,代表团成员齐聚长沙校区一号院学术报告厅,聆听由计算机学院王睿伯带来的专题讲座——《超算发展现状与思考》,讲座回顾了中国超算的发展历程与实践应用,系统梳理了我国超算技术自主创新的探索之路。代表团成员边听边记,在互动交流环节热烈讨论。

走进“天河”展厅,在“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的模型前,代表团成员驻足良久。讲解员介绍,“天河”系列曾连续六次摘得全球超算桂冠,其计算能力在气象预测、核能模拟等关键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名来自贝宁的军官感叹:“NUDT的科研能力很强大,希望以后能有机会能来这里学习。”

在北斗展区,代表团成员通过多媒体介绍直观感受导航未来的“中国方案”。“天上可用、地上好用”的北斗蓝图触手可及。

在磁悬浮体验区,代表团成员饶有兴致地观摩磁悬浮列车的结构部件,询问其耗能、造价、应用等问题,坐上试验车,他们纷纷点赞,称其“平稳、舒适”。

青春范儿

体验科技创新 友好交流互动

当访华活动撞上科大首届“学生节”,碰撞出的不仅仅是青春与活力,还有创意与未来。在三号院的实验大楼,一场特别的科技实践给代表团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学员自主研制的虚拟仿真系统中,代表团成员们化身“指挥官”,沉浸式体验固定翼飞机飞行。他们在学员的帮助下,亲自操作无人机穿越复杂地形,并完成一系列技术动作。

步入实景测试场,凭借前鳍与后鳍结构的灵活升降组合,“麒麟尖兵”机器人在代表团成员们的操作下翻越层层波浪形障碍。操作间隙,中非互动讨论,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

一名来自莫桑比克的军官说:“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国防科技大学在这次活动中给我们展示了很多高科技,我认为我们可以学习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发展我们的国家。”

在训练场,科大学员展示了战术协同、中国武术等课目。代表团成员不停用手机记录,不时起立鼓掌,为学员们的精彩表现喝彩。

走进学员宿舍,代表团成员还体验了叠军被的“点线面”艺术,笑声与交谈声汇成一片。

文化范儿

探寻历史文化 体验古典乐器

步入校史馆,代表团成员通过珍贵文物和影像资料,了解了国防科大从“哈军工”一路走来的光辉历程。一幅陈赓将军在开学典礼上阅兵的老照片,引发了关于“如何将历史精神融入现代军事教育”的热议。

一名来自突尼斯的军官表示他本人第一次来中国,这短短几天,非常直观地感受到中国的繁荣,感受到学校厚重的历史与深厚的教学科研实力,希望未来能与中国军校开展合作。

访问期间,代表团还参与了中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在古筝演奏中,代表团成员也尝试拨动琴弦,感受东方音乐的婉转;科大学员还以“和敬清寂”为理念,与代表团成员分享中国茶文化。一名参与互动的科大学员说:“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文化细节的传递,让非洲军官们更理解中国军人的精神世界。”

据悉,国防科技大学是此次访华行程的其中一站。在湖南参访期间,代表团还前往韶山、岳麓书院、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进行了参观。他们在铜像广场向毛主席雕像献花,深切缅怀伟人;在岳麓书院漫步于千年学府的古朴庭院,感受着浓厚的湖湘文化底蕴。后续,他们还将前往广州、深圳,继续探索“魅力”中国,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脚步,持续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