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了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发展蓝图。这个目标是每名官兵的目标,这个要求是对所有官兵的要求。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突破难关、勇攀高峰,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金秋时节,在一次联合作战保障综合演练间隙,国际关系学院某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马宁研组织教研人员结合使命任务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随后,她带领团队连夜攻关,圆满完成演练任务。
从一线部队参谋转型军校教员,到领头组建新教研室,再到为部队官兵带去新理论新技术……面对不同的“山头”,马宁研仿佛一名攀登者,凭着一股冲劲儿和韧劲儿,一直在一线直面坎坷荆棘。她说:“只要坚持攀登,就能感受到来自山顶的风。”
“心跳加速,手心微微冒汗。”回忆起第一次试讲,马宁研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的紧张感,是前所未有的。
从一线部队参谋转型为军校教员,挑战十分艰巨。作为原单位专业大比武第一名获得者和后备女干部的她从未质疑过自己的选择,她总感觉心底有个声音在召唤:“用自己的所知所学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贡献一已之力。”
自信满满地走上三尺讲台,马宁研却被泼了一盆冷水,理论积淀缺乏让她“一身武艺无法施展”。“先从学员做起。”她暗下决心。那段时间,她着了魔般地扎进书堆里,白天工作繁忙,她就将电脑随身背着,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就算在家,只要有新想法也立即记录下来,菜还因此烧焦了好几次。每逢遇到专业课程讲座,她都想方设法参加,实在来不及就请同事帮忙录音,事后补学……日复一日的钻研苦读造就了她的“华丽转身”。
课堂上,马宁研将丰富的部队实践经历与理论知识巧妙结合,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理论成果也被及时纳入教学。一次授课中,她通过讲述自己在工作中险些发生漏情事故的亲身经历,让学员深刻意识到责任感和政治敏感度的重要性,下课铃响,学员还大呼“再多讲些!”
时光不负追梦人。从教以来,马宁研先后获得军队级教学成果奖、军事理论成果奖、国防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国防科技大学教学优秀奖,多次被评为学院优秀教员。
2017年底,为加速转型重塑,学院决定组建一个全新的教研室,专业对口、经验丰富的马宁研成为教研室主任的不二人选。
人员少、任务重、专业对口率低,如何带领团队“白手起家”?焦虑和压力一度让她两鬓发白,却没能阻挡她继续攀登的步伐,“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攥指成拳,就没有什么事是办不成的!”
为此,马宁研主动向前辈请教,借鉴“老带新”的传帮带模式,从资深教授的课堂教学中汲取智慧结晶,加班加点为年轻教员辅导把脉。有时,年轻教员反映专业不对口、方向不明晰等问题,她便不厌其烦地予以帮助,打通院校与部队的学习交流渠道,为他们提供培训和实践的机会。
团队教员胡中健是英语专业出身,在马宁研的悉心指导下,他努力将自身英语优势转化为学术支撑,潜心钻研强敌研究。短短几年,便成长为学院最年轻的教研室主任,还经常受邀到部队单位授课。
一手抓人才队伍培养,一手破解学科领域重难点问题,马宁研带领团队加班加点做项目、出专著、抓教改,为学科专业建设发展倾注了大量精力和心血。
人心齐了,就有动力。教研室自成立以来,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全军重点课题等共12项,在我军专业领域具有引领性权威性地位;出版著作3部,译著1部,发表论文20余篇,1篇研究生论文被评为2020年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
大漠深处,某演习场地一处帐篷内,10余名专家正围绕联合作战相关问题展开激烈争论,“我认为要构建一套科学规范的专业化流程。”坚定而柔和的女声格外引人注意。
2018年,马宁研受领参加联合作战某领域理论重大攻关任务。作为团队中为数不多的女性,她巾帼不让须眉,就我军联合作战建设相关问题,与来自各个单位的资深专家学者展开学术讨论和思想争锋,彰显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精深的专业素养。
寒来暑往,马宁研夜以继日往来于基层部队和教研室之间,创新开拓了联合作战保障综合演练模式。“太过瘾了!前沿的科技手段、战味浓郁的脚本,我们在课堂上就能感受方案制定、分析研判的思维、方法与技巧。”学员课后纷纷留言。
在马宁研看来,军校教员是为部队战斗力建设服务的,只有打通课堂与战场的距离,才能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近年来,她平均每年为部队提供演训导评、授课指导等服务10余次,受到一线单位的广泛赞誉与好评。
行进在强军征途上,马宁研教员脚步坚定、目标明确:只要是为部队战斗力服务,只要能为部队培育制胜战场的“军中猎鹰”,就一定全力去干,努力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