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三十年,他们把“无形电波”铸成“信息神盾”!
发布日期:2019-12-30 来源: 国防科大微信公众号 作者: 方娇 访问量:

因为太过低调,以至于在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他们头顶无数显赫荣耀却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就是这样一个由国防科大第六十三研究所十余名科研人员组成的小团队,填补了我国卫星通信抗干扰领域的历史空白,承担了迄今为止我军已装备的军事卫星通信抗干扰系统型号研制任务,在未来战场,为我军在信息化条件下开展联合作战铸起坚不可摧的“神盾”。

数据最令人信服。尽管卫星通信抗干扰系统研究周期长,报奖、评奖较为受限,但团队仍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7项,获国防发明专利授权20项,被评为总参优秀创新团队,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

在这为国铸盾的辉煌背后,是一条充满挑战的曲折之路。

710fba70bd704086bc2d04d5d552fe95.jpg


科研高峰,峰巍巍兮勇攀登

20世纪90年代,美军第1颗Milstar军事星发射成功,翻开了军事卫星抗干扰通信的第一页。随后的十几年时间里,远在苍穹之上的卫星作为“千里眼”“顺风耳”,为相继打响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侦察、通信、导航、定位、气象、抗干扰等作战信息和通信服务。此时的中国,刚刚发射了首颗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但在军事卫星通信系统上,却依旧依赖国外技术:租用转发器、购买进口地面设备。

c8600025e1aa44d596fb0edc47b0d3fd.jpg

“那个年代,我国军事卫星通信系统相关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中国还没有一颗真正属于自己的军事通信卫星,更不要说卫星抗干扰系统了。”回想起当时的国情,已是团队带头人的陆锐敏记忆犹新。

军人为国而生,瞄准战场、心系打赢,才是职责所系、价值所在。在没有任何技术、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该团队就此踏上了研制卫星通信抗干扰系统的破冰之旅。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军事卫星通信系统研制拉开序幕,团队承担了该系统抗干扰通信分系统的研制工作。可这谈何容易,面对国外严密的技术封锁,白手起家的团队想要攻下这个“山头”,难度可想而知。

445e095aad6c4b2394002e73ed47d349.jpg

使命催征,越是急难险重越要勇于担当,越是困难棘手越要敢为人先。没有可具参考的资料,那就自己研究通信波形;完整的抗干扰系统有难度,那就从已成功的抗干扰链路入手进行突破;从基本理论到工程应用有颇多实际问题,那就奔走各地开展验证和调试……好几年时间,他们不是在实验场上忙碌,就是扛着设备在路上奔波。在热火朝天的干劲中,抗干扰通信分系统这座“高峰”,被他们一点点攻了下来。

来不及欢欣雀跃,团队又向着更高的“山峰”发起冲刺。经过三十年潜心研究,他们攻克了一个个难关。经过近千次细致的推导计算,和难以计数的星地联试,成功将跳频抗干扰技术应用于卫星处理载荷,并进一步扩大规模,让军事卫星通信系统拥有了强大的通信电子防御能力。

 

姓军为战,披荆斩棘谋打赢

仲夏之际,一场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通信对抗演习在原广州军区拉开战幕。只见一座座卫星天线剑指苍穹,一辆辆野战通信方舱车动若风发,一台台通信设备灯光闪烁……作战指挥中心大小屏幕不断闪烁,全程指挥演习。

红蓝双方对垒,面对蓝军施加的种种电磁干扰,红军“中军帐”内除了某卫星通信抗干扰设备正常工作外,其他设备早已没了反应。而这套设备,正出自第六十三研究所卫星通信抗干扰团队。

回顾该团队艰难跋涉之路:从我军第一代战术卫星、战略卫星到第二代军事卫星,再到如今的移动通信卫星,他们以军事卫星通信抗干扰系统为轴心,辐射前沿探索、预先研究、型号研制、军内科研等多个方面相关科研工作,完成了抗干扰系统总体、技术体制及装备研制任务,我军定型和已装备的卫星通信抗干扰装备均出自该团队之手。

11c038de110c4c9d8098c694f6126b12.jpg

卫星通信在卫星地面站与卫星之间扮演着“高速公路”的角色,各类干扰信号试图封堵整条公路,一旦通信手段失去效果,我军信息系统不能有效运行,一旦开战,将会丧失战争主动权,抗干扰系统就是要在这些封堵中杀出一条血路,将我军保底信息传达到各级指挥所,保障“公路应急车道”的畅通。

团队成员对此理解深刻。“信息领域谋创新 抗扰保通促打赢”张贴在团队实验室墙上的红色大字,正是烙印在他们心中的强军誓言。

某卫星抗干扰系统首次在卫星上采用最新技术路线——跳频处理载荷,这在国内属于首创,大家心里都有些不托底。

在设备进入设计定型前的冲刺阶段,他们需要在驻藏部队进行实地试验。初到拉萨,高原反应如期袭来,团队成员出现了头疼、发低烧、出汗等症状。“新装备战斗力生成,一刻也不能等!”顶着种种不适,大家马不停蹄赶往试验场地,成功开通了拉萨至西安的抗干扰话音业务,建立起与西安的抗干扰通信链路。当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某卫星送入太空轨道,当相关通信的成功测试为设备设计定型扫清最后一个障碍,当载荷开机卫星电话清晰接通,成功的喜悦瞬间充盈着整个北京地面通信站,团队成员彼此拥抱,为这一刻的胜利欢呼雀跃。

62b79ad13b7d44a2a4c9695c484707d4.jpg

世间万物,相生相克,有矛必有盾。在团队看来,如果研究通信干扰是在造矛,那么,自己所从事的有关卫星通信抗干扰的研究就是在铸盾。

“我们要紧密关注未来战场上,敌军会使用什么样的武器装备来破坏我们的通信‘神经’,‘矛’升级了,‘盾’就要及时升级,甚至‘盾’要领先于敌人的‘矛’。”姓军为战,倾心铸造和平之盾成了团队终生追求的事业。


一脉相承,生生不息永相传

1987年,刚刚毕业的陆锐敏来到第六十三研究所。一天,老所长把这位当时全所唯一一个卫星通信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叫到了办公室。面对老所长信任的目光,陆锐敏决定将自己的研究领域向卫星通信抗干扰方向靠拢。他知道,接受这项任务便意味着接过老所长手中火炬,薪火相传,继续奔跑着去点燃科技强军的熊熊火焰。

41f5229ff3544c109af031187e6d7470.jpg

在这条路上,陆锐敏从未停歇,他深知,科研不能一人单打独斗,要靠团队的力量。为此,他广揽人才,团队在他的带领下从零零散散五六个人,发展成为一支包括通信传输、抗干扰信号处理、网络管理、业务处理等覆盖卫星通信抗干扰系统各个方向的专业队伍。

如今,该团队研制的某卫星抗干扰系统已成为我军使用最广泛的卫星通信系统之一,在各军兵种多类武器平台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陆锐敏却丝毫不敢懈怠,他总是不遗余力地把一茬茬年轻人带向更高层次,把团队带向更高水准。

“前几个月,陆老师指导我们采集数据,在卫星通信车里一坐就是4个多小时。”团队成员关涛,忘不了别家单位看到老师为了采集数据这样小的事儿亲力亲为的惊讶表情,忘不了56岁的老师是如何爬上通信车顶检查线缆的身姿……这个2015年科大博士毕业进入团队的青年,暗暗发誓:要像老师一样,为军事通信事业埋头苦干!

b5d9b5a5b1ad451fb154ed9990cd6dfb.jpg

对工作认真负责,对科研一丝不苟。这不仅是陆锐敏的人生信条,更是该团队的“座右铭”。

那一年,为了测试设备在不同地域、海拔、气温等条件下抗干扰能力的数据,黄炜在中国地图上天南海北地跑开了,常常一待就是大半个月;那一年,为了确保项目顺利进行,杨巧丽顾不上襁褓中的稚子,赴北京往返于涉及舰载抗干扰终端的各个设备厂家之间;那一年,为了抓取偶然的误差信号,避免卫星上天出现问题,叶淦华和同事轮班守了48个小时的仪器;那一年,常年加班、身体劳累的吕蓉错失成为一名母亲的机会,在西安进行抗干扰卫星通信系统背景预研联试、测试、验收的她,因轻微脑梗被爱人送进医院……

e856e6466a8f42768f6cd4955813d257.jpg

在该团队,加班、出差是常态,但大家从未有过怨言,众人只知一心朝着同一个方向开拓,誓把卫星通信抗干扰领域的路走得更宽更深。

30年筚路蓝缕,30载春华秋实,团队从白手起家到领域先锋,从理论验证到飞升苍穹,思战研战,渐成他们的习惯。远方的战火,早已点燃他们心中永不熄灭的“烽火台”,步履匆匆追赶着打仗的脚步,为官兵仗剑挽弓铸起坚不可摧的无形“神盾”。


 短评

用忠诚铸造“信息神盾”

第六十三研究所政委 吕超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卫星通信抗干扰团队始终瞄准前沿技术、聚焦备战打仗、奋力攻坚克难,用三十年的默默坚守,把“无形电波”铸成了“信息神盾”。这种坚守,源自于对科技强军的使命担当,激励他们为军而钻、为战而研;这种坚守,源自于对科学真理的不懈追求,激励他们敢闯新路、敢攻难关;这种坚守,源自于对国防科技事业的无比热爱,激励他们甘于寂寞、甘于平淡,用初心和使命,奏响一曲攀登科技高峰的时代强军战歌!

卫星通信抗干扰团队,集中展现了学校重建重塑中科技干部投身强军实践的时代风采,不断激励我们牢记习主席训词,坚持以战领建、抓建为战,努力成为奋进科技强军征程中卫星通信抗干扰领域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