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我和我的超级天河
发布日期:2022-06-12 来源: 八一青春方阵 作者: 钧群 访问量:

他是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张民选,40多年前参加研制我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银河—I”;他是国防科技大学副研究员袁远,参加研制“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从“银河”到“天河”,一台台打破封锁垄断的“争气机”,展示了军队青年科技工作者,矢志创新攻关、科技自立自强的价值追求。一起来看全军主题团日活动现场他们讲述的动人故事。

 


◆ 张民选

大家好,我是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张民选。参加工作40多年,我就干了一件事:研制超级计算机。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关于第一台“争气机”的故事。

当时我们搞建设、搞科研,最大的困难,就是国外对我们的技术封锁。1975年,我国花重金购买了一台高性能计算机。可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台机器被锁在一个玻璃房中,中国科学家只有经过授权才能进入使用。这是中国超算历史上的屈辱时刻,相当于在我国领土上,搞了个“技术殖民地”。

1978年5月,研制中国第一台巨型机的任务交给了国防科大。当时,我刚刚毕业留校工作。时任所长的慈云桂,带领大家立下军令状:“6年时间,一天不拖;每秒亿次,一次不少;经费预算,一分不超”1983年12月,经过我们奋力攻关,我国第一台亿次超级计算机研制成功。进度比原定计划提前了1年。时任国防部长张爱萍,亲自给这台超级计算机起名“银河”

◆ 袁远

大家好,我是国防科技大学副研究员袁远,也是新一代天河超级计算机的主任设计师。

老一辈银河人白手起家、奋勇拼搏,奠定了我国超级计算机事业的基础。现在我们的技术突飞猛进,但面临的打压封锁依然存在。在新一代超级计算机攻关决战前,我们全体科研人员在誓师大会上说了“三个不”:不甘心我们总处在被封锁挤压的严峻局面;不服气我们的领先地位被夺了去;不相信我们这一代做不出超越前辈的业绩。

张民选:当时的科研条件远远不像现在这样好。印象很深的,是用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巨型机,图纸靠铅笔一笔一笔绘制,画错了又得重新再来。几千张图纸下来,大家眼睛熬成了“大灯泡”。全机底板2.5万条信号线、15万个绕接点,我们靠人工一条一条接、一个一个绕。大家跪在地上铆劲干,一干就是一整天、一整年,腰杆都变成了“罗锅弯”。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不少同志付出了年轻的生命。蹇贤福42岁,王育民41岁,张树生40岁,俞午龙36岁,赵炎30岁……可以说,地上有一支“银河”队伍,地下同样有一支“银河”队伍。

袁远: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在发展,对手也在发展。要想保持优势、占领高峰,靠的就是不服输、争口气的拼劲。我们曾在廖湘科院士带领下,历时11年持续攻关,研制出国内安全等级最高的麒麟操作系统,打破了国外的严格封锁。

我们曾在3个月时间里,通宵达旦进行上亿次测试实验,实现了软件和硬件的完美匹配。对我们来讲,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一连七八天待在实验室很正常。我们许多技术难题,都是在凌晨三四点钟攻关成功的。每当这时,灯火通明的“天河楼”一片欢腾。

张民选:科技自主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年轻的战友们继续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袁远:2013年6月,“天河二号”再登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首,此后又获得“六连冠”。我们将不断创新,不断超越,继续书写“天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