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听风读云!国防科大气象人的别样坚守
发布日期:2022-03-23 来源:国防科大微信公众号 作者: 李百洋 韩雪 图片:周富敬 访问量:

在国防科技大学

有这样一群气象人

他们深耕大气科学

这一基础学科

用科学的钥匙

打开气象神秘的面纱

探索风云雨雪背后的规律


他们用无限的热情

与严谨的态度

培养大量优秀气象人才

使气象保障紧贴部队

让科学预报保障

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今天是世界气象日

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

“我们提前五天预报出冷空气大风,更改了转运时间,成功避免了一次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气象海洋学院教员臧增亮的课堂上,真实案例常常是他与同学们剖析气象的重要依据。“更改转运时间”,如今回忆起来少了许多紧张情绪。可在当时,这是一个科学严谨的重大决定。

►转运过程天气案例分析图

我国神舟某系列于6月11日成功发射。发射前,火箭需要从指定位置组装完成转运至发射塔架。当时,臧增亮与团队成员领受任务前往一线参与气象保障工作。

“原定6月4日进行转运,我们提前五天预报出当日有冷空气大风,不适合转运。”于是,气象保障团队当即做下提前转运的决定。果真,6月5号当日的大风让在场的所有人印象深刻。

近年来,该院气象人参与保障的一线任务越来越多、越来越重。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该院利用研发的多种科学仪器和反演技术,揭示降雪精细结构特征,并向气象保障联合指挥中心提出科学建议与方案,为赛道规划、火炬传递、嘉宾出席等活动提供了科学预判,为活动顺利完成提供了技术支持。

“目前全军90%以上的气象保障人才,都是来源于我们院系。”谈到全军的气象保障类型人才,系主任李毅的嘴角总是不自觉地上扬。

作为全军唯一一所培养气象保障人才的院系,他们在“人”上面下足了功夫。“我们要培养服务部队、聚焦实战、着眼打赢的优秀气象人才。”在长期的探索中,几代气象人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从未改变。

手写老教材

这一初心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某地区遭受特大暴雨灾害,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总参谋部气象局迅速组织全国气象学者召开研讨会。会上,团队先驱张丙辰教授与众多学者当即决定组织实验,这项实验就是著名的“华东中尺度实验”。

在那个年代,召集全部优势力量展开大范围气象实验是前所未有的,气象人才屈指可数、气象数据少得可怜,就连教材都是手写出来的。

正是这一里程碑式的实验,拉开了我国气象研究的大门。也确立了科大气象人以服务国家大气科学发展、服务战场环境保障事业建设为根本追求这一初心使命。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新一代气象人秉承使命,持续突破。2021年2月,该院大气科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成功获批,培养大气科学具有领军潜质拔尖人才的大门正式开启。同一年,学院教材建设团队荣获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先进集体奖。

致 /敬 /气 /象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