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优秀教员风采 | 把学员当作“心上人”
发布日期:2021-09-06 来源:国防科大微信公众号 作者: 陈思 通讯员:辛宏明 访问量:

走进沈立教授办公室的时候,他正在打电话:“对,孩子们也向我反应进度太慢,好,我去沟通……”放下电话,他冲记者笑了笑,解释道,他的几个本科学员正在飞腾公司实习,因为管理方式不同,有些“水土不服”……记者问:“这些都是您去沟通吗?”他立刻露出毋庸置疑的表情:“当然!”

沈立是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学校优秀教师奖获得者。多年来,他坚守教学一线,主讲5门本科生课程,3门研究生课程,年均200多课时,在那小小的三尺讲台,挥洒了他无数的心血与热情。

有段时间,学员在课堂上答题不积极,他苦思无果,便找学员谈心。有人说“问题太简单,不想答”,有人说“问题有难度,拿不准不愿答”。沈立感到,这群00后思维独立,层次不一,还“很有个性”,应当根据他们的兴趣来激发热情。于是他开始探索更“潮”的方法——用腾讯会议发起投票,用“雨课堂”布置互动……花样多了,还经常换着来。

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也是沈立课堂的一大特点。为了让学员爱听,他钻研每个早已“熟透”的知识点,思考其与思政的关联。“银河故事学生听得多,老生常谈容易引起反感。”一次,在讲处理器结构时,他另辟蹊径,拿银河1和克雷1作对比,讲当年我们在工艺差经费缺的情况下自主攻关,讲我们在体系结构上做的诸多创新,当最终讲到追平克雷时,台下静默了几秒钟,继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次成功的尝试,让沈立感到,“课程思政”不是硬骨头,想学员之所想,就能打开学员的“心门”。由于课程思政搞得好,他还受邀去其他军校讲示范课,一位海军教员听后激动地握住他的手:“您讲得太好了!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沈立在指导学生课程实验

在沈立看来,凡事用心,才能入心。他有个厚厚的本子,上面详细记录了学员们的信息,包括他们的特点,从事项目的进度,细化到每一个实验步骤,每一篇论文要点……

他还经常去“转”实验室。一次,研究生贾朝阳在实验中遇到困难,不知如何解决,沈立见了,坐下陪他一起找问题。代码一行行看,节点一个个过,两人坐了一下午,终于揪出了问题根源。“一位教授,在这样繁忙的工作中,陪我一行行看代码,我真是非常感动。”后来,本已取得了不错offer的贾朝阳又返回学校,重新申请读他的博士。“看到年轻人愿意沉下来在这个领域深耕,我比什么都开心。”沈立说。

“以学生为中心”不是口号,而是倾注在一点一滴中。春节期间,全校师生响应国家号召就地过年。上午还在三号院监考的沈立,听到这个消息就坐不住了,“军人学员还好,无军籍的孩子哪里经历过这些?”他首先给本科生打电话,安抚他们的情绪;中午又急匆匆赶回本部,把他的无军籍研究生召集过来。话才开头,却发现孩子们都面色坦然,沈立的心这才放下大半。为了让大家更开心一点,他请吃饭,还给每人发了一份小礼物。他说具体细节记不清了,只知道那个饭桌上,一个平时不爱说话的孩子也“叽叽咕咕说了许多”……

▲沈立带学生参加国际大学生超算竞赛

把学生放在心上的人,学生也将他放在心里。一次出差,沈立胃病复发,进了医院。当他打开手机时,看到满满的未接来电与信息,大多来自他的学生。他们急切地询问老师的情况,还提出要买票来北京陪护。“对于我们来说,沈老师就像父亲一样。”学员姚上上由衷地说。病愈返校后,沈立又投入到了火热的工作中。不过此时的他开始注重劳逸结合,他告诉记者“身体不适时就停一停。我们都要健康工作,快乐科研,不要让他人担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沈立主持编写的《计算机体系结构》,获得了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当他向记者展示这本教材的时候,两眼放光,他说这是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

采访结束时,记者提出想进一步采访学员。沈立认真告知了几个联系方式,又细心嘱咐:“这个孩子很活跃。”“这个孩子性子慢。”这点点滴滴的爱铸起了一位师者伟岸无私的形象,那些爱仿佛涓涓细流,涌入师生情的大河,奔向强军事业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