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实训场成了大课堂,这个学院通过实践教学淬炼学员专业基本功
发布日期:2023-05-25 来源:国防科大微信公众号 作者: 顾莹 白锡斌 图片:江振宇 访问量:

春夏之交,西北某地,绿茵覆盖下的某试验场,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组织的教学火箭飞行试验正在进行点火前的准备工作。

合练测试

“飞试箭状态检查。”学员白相如发出指挥口令。随即,几名学员依次对火箭壳体、遥测天线、边条翼和尾舵片等部位进行检查。

白相如全神贯注盯着眼前的一举一动,手中紧握对讲机。作为指挥员,整个发射流程,他要下达23道口令,每一环承接都需要及时作出准确判断。

发射场坪,空天科学学院的数名教员分布在几处关键点位,为学员“坐镇”。

测量发射仰角

这次飞行试验,是“导弹总体设计与综合实践”和“导弹/火箭试验综合实践”这2门课程共同的重要考核环节,共有3个专业68名本科学员参与。“学员针对飞行任务,自主完成火箭主要总体参数设计、弹道在线规划方法以及制导控制方法,全程独立完成结构总装、控制与电气测试和发射控制等实操,当天将完成2枚火箭发射任务。”课程主讲教员江振宇介绍。

从书本到应用,这是一次跨越千里的实战考验。

发控箱实操演练模拟发射

记者了解到,通过实践任务淬炼学员,是该院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手段。一直以来,他们注重以能力产出为导向,将先进的科研成果和研究条件引入人才培养流程,建成了实战特色鲜明的系列教学火箭平台,每年定制具有创新性、高阶性和挑战度的火箭飞行任务,开展载荷投送、空中目标打击、命中精度评估、弹道在线规划、箭体无损回收、机弹协同打击等实战考核,推动学员从“学会专业知识”向“用会专业知识”转变。

在当天的准备环节,学员李子昊、谭颖和陈墨妍分别在目标点、中继点和发射点测试信号通讯情况,他们在学校已演练过多次,本以为这只是一次简单的再重复,未料却出现了状况。

发射架起竖及接点火线

“发射点没有接收到信号。”对讲机里传来陈墨妍的声音。

“通讯信号不好,中继点有树叶遮蔽……”谭颖向教员汇报了异常情况,结合预案,商议之后,他们提出解决方案——将中继站固定到无人机上,改为空中中继站。

在无人机操作员协助下,搭载中继站的无人机顺利放飞,李子昊在距离发射点五公里之外的目标点操控目标移动,“火箭发射已经进入倒计时,千万不能再出现问题了。”他默默对自己说。

片刻后,发射点地面站屏幕上代表信号的曲线波动起来,听到对讲机中通讯链路信号传输成功的消息,李子昊安下心来。

与此同时,其他学员也在各自的任务区忙碌着,准备工作一环接一环,有条不紊地推进。

期待的时刻来了,“5、4、3、2、1,点火……”白相如下达发射口令。

火箭点火起飞

巨大的轰鸣声中,火箭离弦而出,在全体学员的注视中飞向天际。

“火箭冲出时的呼啸声响彻天空。”“亮红色的尾焰直射地面,那景象很震撼。”学员们讲述着现场的感受。

“出架正常”“遥测正常”“飞行正常……”对讲机里传来学员的汇报声,如同一串串悦耳的音符。

先后间隔2小时,2枚火箭在学员的指挥操控下,按照预定设计分别完成飞行,实践任务圆满结束。

夕阳的余晖中,大巴车满载学员,驶离试验场区。

“没想到现场会有临时状况,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深刻体验了教学火箭总装测试发射全流程。回去之后,我们还要进行火箭飞行数据整理分析,这对课堂知识学习是个必要补充。”学员李子昊对记者说。

“这次靶场实训演练,对学员的知识掌握、实战检验和临场应对能力都是一次考验,我们要打通从课堂到实训场的人才培养链路,鼓励学员在火热的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江振宇介绍,未来他们将持续推进以实战任务为牵引的火箭实践全流程考核,筹划依托学院无人机团队、卫星团队,探索开展机弹协同、星弹协同等综合实践教学项目,全面淬炼学员专业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