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大
最是师恩难忘怀
发布日期:2023-10-16 作者: 郭秉鑫 访问量:

我凝望着眼前这一厚沓已发表的文章,与马建光教授学习的点点滴滴逐渐重映脑海,欣喜之余、满怀感恩。

穿上这身戎装前,我常往来于书店,翘首以盼最新一期的军事读物。每每上新,我总是踏着下课铃声奔向它,如饥似渴地了解最新军事动态。虽只略懂,但设计精巧的武器外观和对大国博弈的深度分析常令我流连忘返。彼时,这些鞭辟入里的文章于我而言,可望但又遥不可及。

直到步入国防科大,有幸相识马建光教授,得以学习国际战略研究乃至为人处世之道。

与马教授的初次相遇是在选修课上。怀揣着对理论研究的丰厚兴趣,在选课系统上看见“国家安全”四字便直接投注所有分值。但无奈选课人数过多,我从中“落榜”,后了解到可以旁听,也急不可耐地拎着手提包跑去教室占座。但超乎预期,一颗颗黑不溜秋的脑袋占据了几近所有的空间,不禁感慨,“这个课可真受欢迎啊。”

临近上课前的几分钟,终于在教室角落安定下来。只见马教授梳着干净利索的短发,两道墨剑似的浓眉高挑,尽显精神;目光深邃而犀利,往那一站便让人敬畏三分。虽然如此,马教授以一句地道的俄语“Всем привет(大家好)”开场,打破了严肃紧张的氛围,随即流露出和蔼的神情和开怀的笑容。整堂课轻松活跃,马教授以国际军事热点和科技前沿为切入,剖析当前战场特点,分析未来作战发展趋势。若是遇上同学提问,马教授也能细致入微、全面透彻地进行解答,引得高潮不断、掌声连连。

在课堂的最后,马教授热情地邀请每一位学员道:“欢迎大家来我的办公室,有问题我们当面交流。”而我自然不愿错过这宝贵的学习机会,加入军事战略与国家安全研究俱乐部,有了跟马教授更为深入的学习机会。

“马教授您好,我是前些天上您选修课的同学。”

“我有印象,你就是当时提问的那个同学吧。你提得挺好的,但那个问题还可以这样理解……”

随着跟马教授学习的次数增多,我也开始尝试动笔国际战略研究的理论文章。但怎么写才能逻辑清晰?为什么会这样分析?马教授始终耐心地指导,为我指明方向。一篇优质的研究文章,往往需要翻阅大量资料。我时常挑灯至深夜,删改不断,甚至投注了心思的成果无法刊登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也常让我倍感气馁。

“专注眼前事,不必羡他人。学术上要紧盯世界之变,生活也应放宽眼界。”马教授常教育我道。

在探索学习的路上,马教授的无私鼓励与悉心指导,引导着我大步迈进。

在马教授点对点、面对面的指导下,我第一篇理论文章发表,迫不及待地打开教授分享给我的链接,激动之余更充满了继续学习的动力,心中不胜感激。

马教授常结合每个人的专业特点,指导我们开展基础性、储备性、前瞻性的研究,既拓宽了国际视野,也培养了战略眼光。如今,我有幸在《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军事文摘》等重量级杂志期刊和中国社会科学网、人民网、中国军网等中央级网络媒体发文百余篇。望着马教授投来欣慰而又期盼的目光,我深知不应画圈自萌、骄傲自满。

马教授对待学生有温情、对待研究有激情、对待工作有热情。而我在他的指导下,在所热爱的平台发光发热,深感荣幸。

闲暇之余,马教授曾问我:“秉鑫,你学习国际战略研究有段时间,有更深的感悟吗?”

“跟老师学习,不仅扩宽了我学术上的国际视野,也让我领悟了人生中的大局观念,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