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科学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起源于1958年陈赓大将亲自推动、钱学森先生深度指导成立的“哈军工”导弹工程系,是开创新中国导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先河的单位。学院是我国空天领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目前设有8个系所级单位,建有3个国家级科研实验室,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12个省部(军队)级教学科研平台,形成了以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为龙头,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力学为重要支撑的“一体两翼”学科布局,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连续两轮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60多年薪火相传,学院钟灵毓秀、名师荟萃。学院始终坚持“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的人才队伍建设模式,以曹鹤荪、周明鸂、陈启智、庄逢辰等为代表的一代名师奠基固本、前瞻布局,以周建平、王振国、于起峰、李东旭等为代表的科技帅才开拓创新、锐意进取,锻造了一支晓于实战、又红又专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10余人,两院院士6人,特聘院士10人,国家杰青、国防卓青、军队科技领军人才等国家/军队级领军人才工程人选44人次,青年长江、国家优青、万人青拔等国家/军队级青年人才工程人选165人次,拥有国家级创新团队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1个。

60多年自立自强,学院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学院始终坚持“多做尖端、少做高端、不做低端”的科技创新理念,围绕导弹、卫星、材料三大技术主线,深耕空天领域尖端科研,紧扣载人航天等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工程型号研制,着眼国际学术前沿开展基础研究,在高超声速技术、先进卫星平台技术、高速空气动力学、图像测量与视觉导航、高性能陶瓷纤维及其构件等方向攻克和掌握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的自主创新成果。获得了以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代表的国家级奖项18项、军队/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45项,近5年年均科研经费超10亿元。

60多年潜心育人,学院桃李芬芳、硕果盈枝。学院始终秉持“瞄尖端、重总体、厚基础、强实践”的育人理念,坚持为党育才、为国树人、为军铸将。恢复高考以来,学院培育了近万名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包括两院院士10人,航天重大工程总指挥、总设计师30余人,我国首位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取得了“千生一院士”的育人成效,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空天“人才森林”现象。取得了以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为代表的高水平教学成果,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军队/省级一流课程/精品课程27门。学院现招收生长军官和无军籍地方生两类本科学员以及航天力学基础学科拔尖班,开设导弹工程、智能飞行器技术、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理论与应用力学、航空航天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每年招收本科学员约300人。招收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3个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研究生,以及机械、能源动力、材料与化工等3个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约240人,博士研究生约110人。学员曾获国际空间轨道设计竞赛冠军、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全国挑战杯特等奖等一系列高水平学科竞赛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