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大
百岁教员捐赠遗体——“离开的时候也要应尽所能奉献社会”
发布日期:2024-01-26 整理:殷子寒 访问量:

“死后捐赠我的遗体,不留骨灰,不举行告别仪式……”这是来自原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退休归侨副教授余玛丽的临终遗愿。

【人物简介】余玛丽,1924年4月10日出生,原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退休归侨副教授。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最美家庭”、全国第六届道德模范提名奖等。

“一个问题总有是或不是两个答案,但是对于‘你爱你的祖国吗’这个问题,只能有一个答案。”

这是余玛丽经常对学生们讲的话,也是她年轻时义无反顾的人生选择。

1958年春天,余玛丽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和丈夫一起回到魂牵梦萦的祖国。1960年,他们放弃留在北京工作的机会,前往塞外投身国防语言教育事业。

风沙肆虐、物资匮乏、沟通不畅……面对种种困难,余玛丽像凌寒而放的腊梅花,始终挺立身姿,坚毅美丽。当被问起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时,余玛丽只是笑笑:“这都是党的工作需要,当时没想那么多。”

“只要教出的学生到了部队能够胜任工作,我能干多少就干多少,有多少力就出多少力。”

早在20世纪60年代,余玛丽就与教研室同仁一起开设听力课,开创了国内英语听力教学的先河。没有教材和教学资料,她就将极难辨析的外国电台播音听抄成书面材料,自己朗读、录音,供教学使用。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余玛丽练就了边听外文边打字的硬功夫。她累计抄录打印了多达七百万字的听力材料、难以计数的英文资料。早出晚归、加班工作到深夜成为她的常态。就这样,在余玛丽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听力教学从无到有、越办越好。

“在帮助别人改变命运、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我的内心也收获了感动和快乐,这是我最宝贵的财富。”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余玛丽夫妇与亲友先后援建了13所希望小学,帮助上不起学的孩子重返课堂。退休后,军队发放的退休金,余玛丽也几乎全部拿来从事公益事业。2007年起,她先后资助了110余名“春蕾女童”,并立下“每名家庭成员要资助至少100名困难女童”的家规。

“我永远忘不了第一次见到您的那一刻,您满头银发、简朴着装,从您饱含睿智的讲话和捐资助学的善举中,我深切感受到您伟大的人格魅力。”余玛丽经常会收到资助女孩的来信,看着孩子们质朴感人的话语,感受着她们骄人的成长进步,余玛丽欣慰不已。

“如果受数量比例的限制,就将我的副教授拿下来,把年轻的同志提上来。我照样干,需要干多长时间就干多长时间。”

评定职称的时候,余玛丽说过的这句话至今仍常被人提起。淡泊名利、谦逊低调,是余玛丽给大家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接受采访时,余玛丽一再强调:“我做的都是应该做的事,不应该再被大家关注。”

年事已高的余玛丽经常坐在一张老式沙发上,用高倍数的放大镜阅读各种大部头的英文原版名著和最新的报刊。这是余玛丽最惬意的事,因为承载着很多美好又丰富的回忆。

2024年1月22日,敬爱的余玛丽教员与世长辞,享年100岁,根据余玛丽生前与河南省红十字会志愿捐赠遗体中心签订的遗体捐赠协议,去世后无条件捐赠个人遗体,供祖国医学研究之用,特别注明“不留骨灰”。用她的话说就是:“活着的时候要为社会做些贡献,离开的时候也要应尽所能奉献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