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毕业生风采

轮椅上的“加速度”


冬日午后,阳光透过窗户照进病房。

接受完透析治疗的王戟,此刻正静静地半躺在床上,手中拿着即将验收的项目报告,边看边思索着。

王戟是计算机学院研究员,长期从事高可信软件研究,他还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带头人。

2021年4月,王戟病倒在课堂上,入院治疗至今。很难想象,这么一个每天把“挺好的”挂在嘴边,从来都是笑模样的人,9年前就曾与“死神”擦肩而过。

2013年1月23日凌晨,时任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系主任的王戟,因工作过于操劳,突发主动脉夹层破裂,导致下肢动脉严重长时间血栓并影响肾脏血液循环,在经历了长达14小时、存活率只有10%的手术后,暂时脱离生命危险。在重症监护室的6个月里,王戟曾多次手术,最终不得不双下肢高位截肢。

43岁,风华正茂,30年,高歌稳进。面对如此重大人生挑战,王戟能够再“站起来”与新时代同行吗?

快进键——

13岁考入大学,33岁评为教授,38岁获评杰青……在科研这条没有捷径的路上,王戟步步为“赢”

“少年大学生”,认识王戟的人,首先都会这样介绍他。

1976年,王戟刚上小学一年级,那时,父母所在的工厂给青年工人补习文化课,每天吃过晚饭,王戟就跟着妈妈一起去听课。小小的他,那时就对数学计算着了迷。二年级上了一学期后,王戟跳级到三年级,并在1978年参加统考考入中学,虽然不满9岁,他却经常跟工厂技术科的叔叔阿姨们讨论计算工具的重要性,为日后选择计算机专业埋下了伏笔。13岁那年,王戟以班级第一的成绩考入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系,从此开启了与代码“赛跑”的“高速”人生。

求学时代,王戟的每一步都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年龄最小,成绩最好。”是同学们对王戟的一致评价。

博士毕业留校后,王戟将目光投向了高可信软件领域。这是个极具挑战性的前沿技术领域,理论性强、门槛高,而王戟便是国内最早倡导此研究的人之一。

2000年,王戟跟随恩师陈火旺院士去厦门参加学术会议。会上,他们敏锐地发觉,装备的发展对软件可信性需求越来越高,于是提出“高可信软件技术”这一概念,并结合研究实际形成学术论文,在学术界引发共鸣。直到二十年后的今天,这篇论文还在被学术界引用。

理论研究取得成功后,王戟并没有满足。他继续充实“高可信软件技术”的相关理论,辅以工程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在国内首开“高可信软件技术”课程,把这一国际前沿理论引入了研究生课堂。

“做科研就是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时刻保持对前沿的敏锐洞察力;立地,就是立足于为国防和武器装备建设发展服务。”虽然从事的是基础理论研究,王戟一直在琢磨怎么让技术“落地”。

某天,王戟接到北京航天城邀请,给载人航天测控任务做可靠性评估。“如何保证系统已经测试充分,能零误差地完成任务?”面对具体需求,他开始给用户单位“定制工具”。

白天了解对方需求,晚上加班讨论算法、修改代码、做评估,不行再推翻重来……代码不停跑,人也不停歇,最忙时,王戟曾连续奋战三天三夜。

终于,他研制的某软件成功应用于我国航天等国防任务,技术水平国际先进。

13岁考入大学,33岁评为教授,38岁获评“杰青”……在科研这条没有捷径的路上,王戟步步为“赢”。他将青春与激情倾注在一行行代码与一串串数字中,在这场漫长的科研“马拉松”中,一次次朝着成功“冲刺”。

重启键——

生活没有标准答案,面对巨大变故,王戟迎难而上,他把病房当办公室,开启“第二次生命”

清早7:00,教研室同事王挺的车准时停在了王戟家楼下。等候在此的王戟,熟练地自己将轮椅摇到副驾驶位置,右手拉住车内把手,左手撑在座椅上,一个腾身,坐进了车里。

在学校食堂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面,7:30,王戟第一个到达办公室,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墙上的时钟滴滴答答地走着,茶杯里的水冒着热气,一切如此平常又宁静。

“王戟生病后,我们都劝他好好休息,没想到出院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返教研室。”同事唐玉华感慨道。

出院后,王戟一边坚持康复训练,一边在轮椅上开启“加速度”,以“忘我”姿态重新投入教学科研一线。

他的世界很小,每天都沉浸在代码中,非0即1;他的世界又很大,一串串数字牵动着信息化战场的“千军万马”,一颗心装着服务备战打仗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2013年,王戟经历了“九死一生”的大手术。当时,身边人以为他的工作生活会“暂停”,没想到,当一个月后在重症监护室清醒过来时,王戟选择在病房里“重启”。

术后很长一段时间,王戟的身体哪里都动不了,唯独手可以动。他就给自己提要求,每天都坚持用手机看学术论文、了解最新科研动态。

医护人员经常劝他多休息,他却淡淡地说:“习惯了,一天不看就难受。”

刚开始,王戟的胳膊抬不起来,后来由于总是用手举着手机,慢慢就把胳膊的劲儿给练出来了。

“我很幸运,两只手还能动,基本工作条件没有损失。”面对巨大变故,王戟却能“笑谈一切”。

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那天,是王戟的几个学生去接的。“研究工作怎么样了?”这是王戟看到学生时说的第一句话。

从此,病房成了他的办公室。他在那里听取学生报告、指导研究方向、修改博士论文……医院对探视有规定,他就让妻子把学生的论文带到医院,修改完后再让妻子带给学生。

一次,学院领导去看望王戟,他没有谈任何困难,而是畅谈了半年来自己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基础研究方向上的思考。越讲越兴奋,不知不觉一个半小时过去了,王戟已是满头大汗,直到医护人员前来制止,他才躺下休息。

为了回归正常的工作生活,王戟开始了长达一年的康复训练。出发前,他带的第一件行李是笔记本电脑,里面装满了各种学习资料。 提起康复过程,王戟一点儿都不觉得艰辛,他轻描淡写地说:“回来后我就能自理了。”其实过程想想都很难,但他坚信自己一定可以重新“站”起来,因为是学校和同事的支持,让他内心从不感到担忧和恐惧。

“说实话我格外珍惜,这是我的第二次生命。”2015年3月,王戟重返工作岗位。他说虽然身体没那么“自由”了,但能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了,“可以心无旁骛地搞科研。”

加速键——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精神坐标,为了研究成果“落地开花”,王戟紧盯国际最前沿,奋力“奔跑”

“真是令我敬佩!王戟的乐观精神感动着他身边每一个人。”说起王戟,我国著名分布计算领域专家王怀民院士由衷赞叹。

在恢复工作的六年时间里,大家总说他身体时,王戟说的更多的是感恩,感恩组织的培养、医务人员的救治、同事们的帮助、家人的支持,感恩这个时代,他丝毫不敢懈怠,紧盯国际最前沿,“跑”得更快了。

对他而言,这是一种紧迫感。因为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必须一直不停地学、不停地思考,“只有做前沿的研究,才更容易发现前沿”。

重返教学科研一线后,王戟牵头申请了国防973项目,这是项目设立以来的第一个软件类项目,由他担任首席科学家。

王戟定期组织各参与单位开会,从会议议题到讨论流程,他一个不落地全程参与。会议一开就是一整天,十几个小时下来,连年轻人都觉得有些坐不住,王戟却面不改色。

有时,他需要现场考察实际型号的开发运行环境,不论严寒酷暑,他都准时出现在“第一现场”,跟工程师现场讨论、制定方案,每天都工作到深夜。

有时,会议在外地举行,不论飞机还是高铁,他一个人说走就走,常常不需要人陪同。如果赶上项目验收,王戟一个月要出差三、四次,连长沙机场的人都认识他。

“我不想耽误大家时间,能自己做的事情我尽量自己做。”王戟觉得自己是个“有福气的人”,因为无论工作还是生活,很多人都对他伸出过援助之手,他都记在心里,“我觉得这个世界非常美好、友善,我不怕独自出门。”

这几年,轮椅成了他的“好伙伴”,“陪”他去过很多地方。去年,轮椅的轮子坏了,同事建议王戟换个新轮椅,他没同意,换了个轮子。今年年初,轮椅的扶手坏了,他用胶带缠起来继续用。

“忘我”的工作热情,催生研究结果“落地开花”,他们发现了海军某型装备的数十个问题,并予以指导解决。

深秋时节,硝烟弥漫。随着塔台传出指令,海军某舰载直升机直奔目标海域。伴随着马达轰鸣声,能源系统开始积攒能源,同时积蓄能量……多项任务有条不紊地精准运行。

理论成果成功解决了装备上的问题,王戟的身体却再度出现不适,今年4月,再次入院治疗。

得知消息后,刚留校不久的李明龙带着爱人一起去医院看望恩师,想帮帮忙。结果王戟还是没有提一句困难,反而一直在关心李明龙工作忙不忙、怀孕的妻子有没有困难。从病房出来后,李明龙的眼睛湿润了:“老师总是不愿意麻烦别人,还总替别人着想。”

独自一人在南京接受治疗的时间里,王戟依然“上足了发条”,时时关注国际前沿动态、在线指导学生论文、研究科研项目进展……每天都很充实。

积极接受治疗的他,很挂念自己带的20个学生,也想尽快重返课堂,还想跟他的“小伙伴们”一起去美食店“打卡”。

短 评 ■计算机学院院长 卢 凯

新时代张海迪 高科技勇攀者

王戟,一个普通而平凡的军队科技工作者,面对巨大变故迎难而上,在艰难困苦中勇毅前行,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做出了常人难以做出的成绩,彰显了伟大而深刻的科学家精神。

“做科研就是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时刻保持对前沿的敏锐洞察力;立地,就是立足于为国防和武器装备建设发展服务。”这是王戟对自己的要求,更是他对祖国的承诺。尽管王戟经历了九死一生的大手术,人生按下了暂停键,但是胸怀祖国、团结协作、志在高峰、奋勇拼搏的“银河精神”,让他不仅没有放慢脚步,反而坐在轮椅上按下人生的重启键、加速键,向着科技最高峰不懈攀登。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复杂深刻变化,正是因为有王戟这样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肩负时代重任,淡泊名利,潜心钻研,才让我们坚定走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TOP